- · 《农村科学实验》栏目设[05/29]
- · 《农村科学实验》数据库[05/29]
- · 《农村科学实验》收稿方[05/29]
- · 《农村科学实验》投稿方[05/29]
- · 《农村科学实验》征稿要[05/29]
- · 《农村科学实验》刊物宗[05/29]
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,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,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,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。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、删节权。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,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。 一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。 2、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。 二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。 7、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人被砍头后还有意识吗法国化学家拿自己做实验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引言 据《董仲舒传》记载,西汉时期的思想家、政治家和教育家董仲舒,于西汉元光元年(公元前134年)向汉武帝提出了“推明孔氏,抑黜百家”的建议,之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
引言 据《董仲舒传》记载,西汉时期的思想家、政治家和教育家董仲舒,于西汉元光元年(公元前134年)向汉武帝提出了“推明孔氏,抑黜百家”的建议,之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者都“独尊儒术”以礼治国,比如在处决那些罪大恶极的犯人之时,就以董仲舒《春秋繁露》中的“庆为春,赏为夏,罚为秋,刑为冬”为根据,形成了“秋后问斩”的惯例。那么,人被砍头以后还会有意识吗?这成为了古今中外很多人都想了解的问题。为了解答这个疑惑,一位名叫安托万·洛朗·拉瓦锡的法国科学家用自己做实验,以付出生命的代价得到了结论。 01 关于“人被砍头后,还会有意识吗?”这个问题,在我国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之中,一般都会得到肯定的答案,因为那时候的人们普遍信奉鬼神一说,认为人死之后还有魂魄。甚至在我国“古典四大名著”之一,《三国演义》的第七十七回中还记载了关羽死后,他被砍下来的头颅因为曹操一句“云长别来无恙?”而睁开了双眼。
然而,《三国演义》毕竟只是演义是小说,其中的情节自然当不得真。所以这个问题一直到十七世纪之时才得到了答案,而提交答案的人就是被后世尊称为“现代化学之父”的法国贵族——著名化学家安托万-洛朗·拉瓦锡。事实上,拉瓦锡除了是一位伟大的化学家之外,他还是一位生物学家,对人的灵魂一说非常感兴趣,一直想要证实灵魂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是否真的存在,只不过苦于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。 02 时值1794年,正是法国大革命最激烈的时期,51岁的拉瓦锡因为被指控犯有税务欺诈罪,以及销售掺假烟草罪被判处死刑,而当时法国对犯人执行死刑的主要方式就是将其送上断头台砍头。令人感到奇怪的是,拉瓦锡在得知了自己的审判结果后非但没有沮丧,反而十分兴奋,因为他认为自己苦苦寻找的证明灵魂是否真实存在的机会来了! 拉瓦锡在监狱之中时,通过关系找到了将要对自己行刑的刽子手,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,并且还与他做了个约定:拉瓦锡被砍头之后会拼命努力地眨眼睛,而刽子手则负责留意那颗被砍下的头颅是否会眨眼,如果会的话就证明灵魂真的存在,至少人被砍头之后是还有意识的,他就要将这个结果公之于众。 在刽子手看来,拉瓦锡果然不愧是法国的贵族,想法十分有趣,搞得自己也十分想要知道结果如何,加之这并不会耽搁他的本职工作,他不仅不会损失什么,甚至还可能见证历史,所以便爽快地答应了拉瓦锡的请求。 1794年5月8日,拉瓦锡即将在波拉斯·德·拉·勒沃西奥被执行死刑,由于他和刽子手此前的约定已经在当地传遍了,很多人都赶来想当场见证这个以拉瓦锡生命为代价的实验的结果。就在前面三个囚犯被砍头后,拉瓦锡也被送上了断头台,早就等待着他的刽子手手起刀落,拉瓦锡的头颅就掉在了地上——此时,拉瓦锡的眼睛接连眨了11下,刽子手的报数引起了全场的惊呼。 拉瓦锡不愧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,他明明有机会脱罪,却最终选择了拿自己做实验,用生命为“人被砍头后,还有意识吗?”这个困扰人类成百上千年的问题找到答案:人被砍头后,是还有意识的!如今,随着人类对生物科学的深入研究发现,虽然大脑本身的运作需要心脏提供血液,但是在行刑后那段很短暂的时间中,大脑还能够凭借原本已经进入的血液继续运作,直到血液再也不能为大脑供氧,它才会死去。这为拉瓦锡的实验做出了科学的解释,也彻底解开了这个谜底。 结语 西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,他曾写了一封《报任安书》给自己的好友任安,其中提出了:“人固有一死,或重于泰山,或轻于鸿毛”的生死观,以此来评判拉瓦锡的死亡的话,那其即使并没有重于泰山,那也绝对不是轻于鸿毛,在生命真正的最后一刻都还在做实验,探知科学的结果,或许这才是身为科学家的他最好的归宿吧! 参考资料: 《董仲舒传》 《春秋繁露》 《历史回眸:拉瓦锡之死的历史思索》 《报任安书》文章来源:《农村科学实验》 网址: http://www.nckxsyzz.cn/zonghexinwen/2021/0319/81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