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稿指南
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,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,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,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。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、删节权。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,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。 一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。 2、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。 二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。 7、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冷知识: “湿猴理论”—被科学的寓言

来源:农村科学实验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1-03-18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【流言】5只猴子关在笼子里,笼子中有个梯子,梯子上方挂着一串香蕉。每当猴子尝试拿香蕉的时候,就会触发一个机关,向所有的猴子泼冷水。 一段时间后,猴子们老实了。此时,


【流言】5只猴子关在笼子里,笼子中有个梯子,梯子上方挂着一串香蕉。每当猴子尝试拿香蕉的时候,就会触发一个机关,向所有的猴子泼冷水。

一段时间后,猴子们老实了。此时,若用一只新猴换出笼内的一只,只要新猴准备拿香蕉,就会被另外4只猴一顿好揍。于是,大家都安静了。

如此重复用新猴置换出挨过水淋的猴,最后把所有5只老猴全部换走。这时奇迹发生了,5只新猴都没有淋过水,但是都不敢碰香蕉。因为它们知道,碰香蕉会被别的猴子打。但至于为什么会被打,谁也不知道。

这个故事中有被淋湿的猴子,有恶作剧的科学家,还有对特定社会关系的隐喻。后来由这个故事还总结出一个名词——“湿猴理论”(Wet Monkey Theory)。

不过,这个“理论”实在是有几分都市传奇的味道。它究竟是从哪来的,又是如何传播开的呢?

通过调查,我们发现,这个故事的出处还是比较清楚的。大多数网站都提到,它出自一本名为《为未来竞争》(Competing for the Future)的商业书籍。

这本书有两位作者,一位是加里·哈梅尔(Gary Hamel),美国著名的管理学专家;另一位是普哈拉(),密歇根商学院的企业管理教授。他们在书里说,是从“一个朋友”处听到的实验。

这个所谓的“实验”是否真实存在我们会在下文讨论,目前可以确定的是,将这个真实性存疑的“实验”写入通俗读本,引入大众文化圈的,正是这本商业管理领域的书。而最早将这个书本上的故事转载到互联网上的则是一家商业网站,他们对这个故事有明确的定性,称它是一个“寓言”。

或许是受限于2000年之前网络的不发达,早先这个故事流传得并不广泛。直到21世纪,这个故事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,尤其是近3年。

在传播的过程中,“湿猴理论”慢慢地发生了变化:人们不再提到它是从哪来的,也忘记了它本是一个商业寓言,将其描述得越来越像是真实的科学实验。

故事细节也在传播中逐渐变化:不同版本中,猴子的数量各有不同;实验的步骤发生了改变;用作负面刺激的冷水被改成了电击。

最令生物学家抓狂的是,故事的某个中文版本中甚至出现了详细的实验数据。显然,作者唯恐它不像真实的实验,不惜“杜撰数据”(话说这可是学术圈的大忌)。

论述过这个“实验”之后,各家都对它进行了解读:有的教育人们不要扼杀新人的积极性;有的拿这些猴子作为模型讨论企业文化;还有的从中看到了人性的险恶。不过不管细节怎么改变,“实验”的流程、结果都与《为未来竞争》中那个寓言大致是一致的。

既然故事本身只是个寓言,那么在真正的生物学和心理学研究中,有没有人做过类似的实验呢?

以猴子做实验对象的科学研究确实不少。不过,流言中那样向猴子泼冷水不让它们吃香蕉的实验是真没有。

这个“实验”从设计本身来说就极不规范。既没有对照组,也没有任何措施排除干扰因素。而且在香蕉面前,猴子真的会止步于冷水吗?得克萨斯大学的人类学教授克劳德·布兰布利特(Claud Bramblett)与猴子们共处了三十多年,他对这个故事是这样评价的:如果你把香蕉放在猴子够得着的地方,就别想再拿回来了。

文献检索也没有发现与故事中的描述完全一致的实验。与之最接近的实验是由G.R.斯蒂芬森()在1967年针对恒河猴(一种猕猴)的一项行为学研究。因为年代久远,这篇文献很难找到了。好在很多其他文献都引用过它,我们还是能够间接了解这个实验的情况。

在这个实验中,相同性别、相同年龄的猴子被两两关在一起。它们身边有一个装置,若是触发则会受到惩罚(没有提到惩罚的具体方式)。

配对的两只猴子当中的一只受过训练,知道这个装置的作用,而另外一只未受训练的则不知道。实验者观察到:其中一只受过训练的猴子会在它的“室友”靠近触发装置时,伸“手”将它拉开;还有两只受过训练的猴子则是露出威胁的“面部表情”,同时摆出害怕的身体姿态。

有过上述经历之后,那些未受过训练的猴子单独关在笼子里时,触发装置的次数大大减少了(和没有配对经历的普通猴子相比)。

受限于当时的理论与技术,这些行为并未得到深入研究,但这个实验却很经典,之后被多篇科研论文和书籍引用。

谣言粉碎机调查员推测,流言中寓言故事的撰写者很可能受到了这项研究的启发。斯蒂芬森的实验与“湿猴理论”的描述有两点区别:

文章来源:《农村科学实验》 网址: http://www.nckxsyzz.cn/zonghexinwen/2021/0318/809.html



上一篇:“熊爸”带娃“走进科学”!2000多平方草坪遭殃
下一篇:广东科学中心赴阳西县开展科普活动,助力文化

农村科学实验投稿 | 农村科学实验编辑部| 农村科学实验版面费 | 农村科学实验论文发表 | 农村科学实验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农村科学实验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